企业文化,就是现代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这种管理理念的背景与效果以及解决问题的角度,又使它与所有关于人的问题学说联系在一起。企业文化在我国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深受企业的青睐。不仅受到政工人员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企业行政人员的欢迎。这是我国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所。
文化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同样,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界的普遍现象。每个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但企业之间又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科学管理理念,虽然在概念上由外国人提出,但在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中,无时不有。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品位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生产力是企业的“硬件”,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软件”同时体现“硬件”与 “软件”的组合因素。现代企业只要注重文化建设新理念,把握文化建设新特征,就赢得了科学管理的主动,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根本。
1.企业文化标志着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新趋势
现代企业管理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应用而生的。所谓现代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客观规律得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控制的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世界企业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传统的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8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它是在最原始、最野蛮的管理雏形上演变过来的,虽不完全采用皮鞭加棍棒的“管理”手段,但还不具有规范的管理方法。它是针对工厂(作坊)如何分工协作、如何保证生产、如何减少资本的损耗、如何赚取更多的利润等问题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仅仅对生产、工资、成本进行管理,是粗放式的。直到后期才形成了靠资本家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的管理方法。于是称之为传统的管理阶段。第二,“科学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它是从传统管理模式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管理”阶段,着重强调生产作业程序的标准化,重点管理劳动生产的效率。它的特征是制度唯上,效率唯上,劳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效益忽高忽低。第三,现代管理阶段。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突出经营决策,注重管理系统化,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能获得较快发展,现代化科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手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管理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吸收了世界企业管第二、三两人个阶段的精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形成独特的中国企业文化——“现代科学管理”新理念。
企业管理渗透着先进文化理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是市场的主角,处处渗透着先进文化理念,处处体现着独特的文化作用。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主义的特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人本方式,它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它的内涵由原来共识的价值观念、经营意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责任感,又增加了企业精神、竞争意识、团队精神、法律保障、营销信誉、荣誉感和忠诚度等内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管理价值观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企业除了注重产品生产本身应有的经济作用外,也注重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因为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深深地打上企业文化的烙印。品牌就是企业的标志,名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名品牌再加上企业信誉和职业道德,就会占领市场,就会使企业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再次,科学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同时需要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作支撑,更需要有公正的法律作保障。这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仑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创建企业文化是现代化企业内在的要求。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与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分不开的。人是企业文化的主角,亦称之为“人本主义”。但是企业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它必须通过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要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使职工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兴衰融为一起;要通过科技文化教育,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要大力推广和应用新科技成果,使产品更新换代;同时要研发科技项目,舍得投资,注重科技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推动企业发展。其内在要求:一是企业文化重在人“化”,通过“人”化,再表现“化”物,坚持以人为本,恪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和社会作奉献。二是企业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对宣示和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企业文化以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和谐的企业氛围,影响着周围环境,为匡正社会风气带好头。四是企业文化为提高科技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奠定基础。因此,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企业文化创建的基本内容和条件。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管理模式之一。这种管理模式,必须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作保障。这种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其主要内容有:一是企业价值观念提升。要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的企业价值目标。要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类型、职工素质、经营特点、历史沿革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价值目标,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要以企业价值观念为基础,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目标,特别是确立企业精神,包括厂(矿)歌、旗、徽、标等,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文明行为规范提升。就是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企业内部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工作守则、劳动纪律等管理制度,使本企业成员能够自觉接受、认同和内化。要对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强化遵纪守法的养成教育,建立内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企业行为规范的执行和落实。三是现代企业形象提升。注重企业形象提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形象提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明确的企业形象策划原则,包括整体性、长期性、创新性、真实性和服务性等等。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明确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点。只要抓住这个关键,就能塑造良好的企业整体形象。四是企业文化环境提升。我国企业(国有、民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拥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条件。企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教等外部环境和企业生产条件、经营机制、职工心态、人际关系等内部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固然需要有一个优化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但内部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文和生产环境。同时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文化创建的基本条件归纳为:企业必须是合法的、取得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稳定的政治环境和优化的社会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条件;现代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统一的、互为条件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可靠的、足够的活动资金,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或水中捞月;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改革的深化而深化,还要注重企业的全部文化发展要素,从而使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时代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创建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来势迅猛,这给所有企业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一是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动力,应为企业树立新的行为准则。特别要下大力气教育职工彻底摈弃在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的、不科学的旧观念,树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助于市场调节的新的精神文化,其中包括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效率意识、自尊意识和文明意识。每个企业都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以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上水平。二是传统的管理观念变革。要求企业进行多方面、多内容、多层次的管理变革,以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三是企业内部运作的需要。包括产业改造、产品换代、设备更新、技术革新、技术培训、质量提升、安全管理,等等。四是要求重视人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人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素。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效力。
2.企业形象文化与典型文化的影响力
A.关于形象文化
企业形象文化是无形资源。就具体企业来说,有的一直以品牌取胜,形成品牌文化;有的一直以信誉取胜,形成信誉文化;有的一直以产品独有,形成独特文化。所有这些都属于企业形象文化,也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和无价之宝,对企业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大量的产品宣传广告和促销活动,企业知名度必然一显再显,企业形象必然锦上添花。
企业形象文化的构成与标志。从形象文化基本元素构成来看,有以下五种:(1)内部形象,包括职工在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活动行为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等方面的文化因素。(2)外部形象,包括消费者、顾客、用户、协作单位、金融和税收部门、行政机关、大众传播媒介等对企业总体形象的态度、支持程度和行为。(3)产品形象,包括设计、名称、外形、包装、质量、价格等给予公众的整体印象。(4)职工形象,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个人行为、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礼仪素质等方面的外部形象。(5)公共关系形象,主要是追求良好的社会形象,包括在内地和外地通过宣传广告对企业产生的良好形象。另外,必须消除对企业致命的虚假形象、不信任形象等。
企业形象标志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产品标志则是最明显而集中的表现。标志体现信誉度,信誉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发展前景的广阔和生存的机遇,是企业形象的真实写照。信誉度比知名度模糊,比荣誉度更可贵。因此,企业形象文化标志是企业的无形资源,任何企业特别是现代企业是忽视不得的。
B.关于典型文化
典型文化就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在企业管理中,能够体现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工作和劳动,被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认可的人和事,并被评为先进、劳模或标兵的人,就是企业的典型人物。当然,企业典型不光是指典型人和事,方方面面的出类拔萃都可称得上典型。这种典型文化,同样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今一些信誉度很高的企业,不仅明确地把劳动模范的评比、宣传、培养当作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通常把企业典型人物、群体先进事迹的塑造工作,当作企业基本价值观念人格化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企业工会是典型评比工作的组织者、推广者。我国从建国初期的“群英会”,到现在的佩带“五一劳动奖章”,评选节能标兵、安全标兵、五好管理者、优秀政工人员,以及五好家庭、好妻子、好丈夫、好社区标兵、文明楼、文明户等典型,都产生过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由此可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努力做好企业典型的培养、评比、选拔、树立、宣传等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培植新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管理方式和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企业文化建设方略
A.策划目标方略
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如何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实际出发,注重个性,因企而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奥妙所在。在企业文化目标策划中,一定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客观地科学地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优势和政治经济环境,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策划出适合自己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目标要高而可攀,能跳起来摘果子。
B.注重上升方略
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次飞跃。它始终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根据我的分析,未来三十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仍将是重头戏。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下,企业文化管理将会成为除生产以外的管理全过程。会比现在所提倡的企业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理念高深N个层次。企业文化不仅是现代企业很注重,即使将来进入“后现代企业”时期,仍将会非常注重甚至产生依赖性。企业文化建设体现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上升方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目标要趋于上升,上升要高于方略,方略要高于目标。人是上升方略最根本、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要站在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制定创名牌的管理方略,制定创文化建设上升方略。如果创建企业文化不注重内在的吸引力,那么整个企业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企业文化本身在内就会萎缩、干瘪,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被古今中外的管理实例所证明了的。
C.实施共融方略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共融共进。因为企业文化从管理角度讲,同属于企业管理范畴;从工作角度讲,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同方向、同制导、统一的。但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也具有多方面的制导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起到先导的作用。企业在制定文化建设措施时,同时要兼顾企业管理的其它方方面面,使企业管理更俱科学化、人性化。
D.采取激励方略
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之一,就是激励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优化企业文化环境,追求卓越激励方略,是实施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先决条件。环境条件与氛围,一般地说,确实能影响人的情绪。良好的环境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包括文化管理在内的先进性和激励机制下的创造性。激励方略,一般的有:特殊任务激励,就是通过某种特殊任务的实施,考验从事者的智慧和才能,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地位提升激励,就是根据平时工作表现,进行制度化的目标考核,对优秀者给予职务提升或工资晋级激励。心理沟通激励,就是上下级人员坐在一起进行心理上的交流,以取得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诚心救助激励,就是当企业内部人员遇到特殊困难或天灾人祸时,诚心给予帮助解决。西方国家称之为“救灾式的激励”。还有典型榜样激励,等等方略。
E.推进整合方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多变的系统工程,这一过程是“无影无踪却有形,无响无声却有音”。必须采取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原则。要把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合在一起,溶入管理元素,体现“吸附、存贮、分析、综合、反馈、辐射、确定”等程序化的工作机制。同时,各级管理人员要对企业文化建设精心运筹,突出重点,推进整合,使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价值。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