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汤姆森金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达到了破纪录的431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一季度海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28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同期67亿美元的4倍多。
“中国买家来了!”一时间,华尔街的投资精英们惊呼!中国企业掀起并购热潮,金融、能源等领域引人注目
“加拿大铝业公司被力拓收购、阿塞洛被米塔尔并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果我们不走这条路,坐等国际大公司之间加速并购整合,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中铝公司总经理肖亚庆道出了海外并购的动机。
自去年以来,中国企业再次掀起海外并购风潮,而且一单比一单漂亮。
从江西铜业与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100%股权,到中国铝业宣布买入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份;从中国投资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的“大手笔”,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
今年,平安以约240.2亿元人民币收购欧洲著名金融企业富通集团旗下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成为其单一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的保险公司首次投资全球性金融机构。继建行、中行和工行之后,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分别表示将在今年迈出海外并购的步伐。加上去年10月,我国金融企业进行的最大一笔海外收购——工行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份,我国国有银行进军国际市场已开足马力。
对于并购趋势,张雪奎教授认为,有一个趋势非常明显:就是我国海外并购过去主要集中在家电、手机、汽车等制造行业,现已转向金融、资源型并购,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这象征着中国企业将由制造转向服务、品牌、国际垄断的信号。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今年第一季度并购交易总价值为6610亿美元,同比下降31%。而中国一季度的跨境并购交易额高速增长,其背后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活动的力量对比。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和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并且已经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实体。中国企业全球化运营能力的建立和提升,正是这一经济背景的重要注脚。
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最近各大网站连续刊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章,褒贬不一,各有说法。
有专家文章《中国企业海外“伪并购”缘何盛行》一文说的比较清楚:文章说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加强,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国际购并联盟在华成员公司英特华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七成,而西方国家发起的并购交易失败率仅为40%。
有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出海”收购的一大主要问题就是并购后仍然专注中国市场,属于“伪并购”。不少中国企业的收购名义上是借船出海,但实际只是为了弥补技术缺陷、壮大品牌体系,并没有把业务触角延伸至海外市场。仍然在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上开拓市场,这其实已经违背了“走出去”和国际化的初衷。
究其原因是,为了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家出台了一系统政策措施,例如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到海外参股收购,将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只需要自筹三成的购并资金,其余七成资金将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理由是,对冲庞大的外汇储备、利用升值的人民币弥补国内短缺的资源。
比较典型的是中投公司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案例。2007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中投公司,在5月就斥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股黑石集团10%的 IPO。这项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为中国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多元化投资出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也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截至 2008年2月12日,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达12.18亿美元。
这就像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催生了日本银行海外并购热潮一样。自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元汇率的升值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财大气粗的日本人挥金如土,大肆购买美国的银行和企业,被视为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也一度被日本纳入囊中,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
以上是专家们对“伪并购”现象的事例和主要看法,但是对产生的原因说的不清楚。张雪奎教授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产生“伪并购”是必然行为。
第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属必然,但要谨慎。中国企业做大做强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以前大部分都是被外资并购的多,现在有钱了,去并购别人,由于缺少海外并购的经验,以国内为基地,向外伸出触角试试风向,暂时没有把业务延伸至海外市场,张雪奎讲师认为这属于谨慎心态,应该给与支持。毕竟海外并购存在许多风险,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是实实在在的并购,最终还是被韩国的排外主义打败。联想并购IBMPE业务的整合风险,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政治风险等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谨慎心态,防范风险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政策催生出来的“伪并购”。为了对冲庞大的外汇储备、利用升值的人民币弥补国内短缺的资源,国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并且出台了一系统政策措施,例如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到海外参股收购,将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只需要自筹三成的购并资金,其余七成资金将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有目共睹的是民营企业融资难,一些民营企业利用这个政策,借用并购政策的资金支持,上演海外“伪并购”,得到资金真支持,回流资金用于企业发展,张雪奎教授认为也可以理解。
第三、“蛇吞象”并购大多是噱头。近年来,中国企业并购外资企业,甚至于并购外资名企的商业事件并不鲜见,其中一些并购,因为双方企业名气、资历、品牌等的差距较大,被形象地形容为“蛇吞象”。腾中收购悍马就是这类的典型,不过腾中重工因收购悍马的策划行动,打了一个漂亮的广告宣传战,由名不见经传的民企,一跃成为中国名企,可谓是借并购成名的大手笔。
上面说的几种“伪并购”,张雪奎教授认为可以理解,甚至有的还应该支持,但是有一些并购却极需注意。
第四、烧钱式并购。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特别是那些垄断性质的央企的腰包一个个都鼓胀得不行,甚至都有些鼓胀得难受了。因此,纷纷扬扬的打着国际化、走出去的响亮口号,满世界的去搞所谓的并购。然而,并购的结果却是高达70%多的失败率和巨额亏损,大部分由这些企业造成。典型的是中投公司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案例。2007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中投公司,在5月就斥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股黑石集团10%的 IPO。这项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为中国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多元化投资出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也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截至 2008年2月12日,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达12.18亿美元。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这些走出去搞所谓并购的企业到底是去并购去了还是去送钱去了?
企业并购失败并不可怕,如果总是源源不断的交学费而总是一无所获,而且那学费又总是重复不不断的交的话,那就有问题了。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持怀疑的态度,即打着所谓的国际化并购的幌子,出去搞“伪并购”只是一个表象,在这一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这些要提高警惕。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