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互动电视、手机视频、微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各种基于不同平台的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目前的这种态势发展下去,三网合一(电视网、互联网和手机网)只是时间问题。
在技术支持方面,最明显的利好就是多地宽带已经免费提速10倍至20倍。而宽带提速又与三网融合不无关系。在政策方面,平台的布局也基本完成,去年底,广电总局发布规范互联网电视的181号文件,互联网电视的行业规范政策和国有七大平台已经具备,互联网电视已经蓄势待发。
伴随着这些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初步建设完成,各大电视品牌开始发力。比如:三星日前宣布,与谷歌推出GoogleTV电视产品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苹果将推出由GuilhermeM.Schasiepen设计的苹果电视,据设计者称,这款苹果电视与市面上的电视机有着较大的不同,它是一款互动电视机。相比国外知名品牌高调进军互联网电视领域,近期的国内电视生产厂商略显低调。不过,在此之前,创维、海信、长虹等国内电视行业的一线品牌也相继宣布将推出智能电视,并主打“云”概念。
那么,这些信息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呢?只有一句话:新媒体时代到来了。笔者虽然对这种“大融合”报以怀疑态度,但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和物联网正在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整个世界。
在这样的时代要想做好品牌,我们不得不充分认识到这一颠覆性变革,并利用好新媒体。截止到2012年4月底,姚晨以突破1800万粉丝位居新浪微博的首位,成为“自媒体女王”。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姚晨一个人的微博其信息传播能力已经达到CCTV的水平。CCTV有甚多少人在经营?而姚晨的微博有多少人在维护?算这笔账,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未来,三网合一真的能够实现的话,真可谓“好戏在后头”,这个世界不知道将变成什么样。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趋势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与时俱进的准备。
趋势十:大而全的延伸品牌逐渐衰退,小而专的独立品牌正在崛起。
有人算过进入全球500的美国品牌和日本品牌的利润率。结果发现:美国品牌的平均利润率大约在6%左右,生意好的大约20%左右;而日本品牌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左右,生意好的也只是6%左右。大家都很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定位之父艾尔•里斯给出了答案,即:美国品牌更多趋于“专业化”经营,而日本品牌更多趋于“多元化”经营。
时机不同,游戏规则也变化了。市场处于培育期的时候,尤其竞争不激烈的时候,多元化可能占点上风,而市场趋于成熟,竞争走向白热化的时候,只能实现专业化才能生存。走多元化,过度追求“大而全”的品牌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看看中国奶粉领域的两个国际品牌案例。雀巢,曾经是中国奶粉领域的“老大”品牌,尤其在国际品牌领域位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如今的雀巢已经在中国奶粉行业里失去昔日的辉煌,甚至前10名都难以排名。相比之下,来自美国的美赞臣却一枝独秀,始终在高端婴儿奶粉领域位居领先地位。那么,同样是来自国外的两大品牌,结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主要问题还是存在于多元化与专业化上。雀巢在奶粉领域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品类和所有的价位,甚至连与奶粉相近的豆奶粉都做。然而,这种“全面开花”的策略并没有给雀巢带来决定性的胜利,自从2005年“碘超标”事件之后,销量一落千丈,至今已经7年之久,仍不乐观。难道,中国人真的记住“碘超标”不放吗?绝对不是,关键问题是雀巢延伸过度,在消费者心目中难以代表一个稳定而独特的价值。相比之下,美赞臣就不同了,它进来中国后,一直锁定高端婴儿奶粉,雷打不动,而且品牌定位一直强调“益智”,从未改变,这一“聚焦”策略让美赞臣最终尝到了甜头。从营业额的角度看,今天的美赞臣虽然不及多美滋和伊利,但利润总额远远高于多美滋和伊利,成为中国奶粉行业最会赚钱的品牌。
好,我们再看看两个本土品牌的案例。
提起“格力”,估计每个消费者都会想到空调,格力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单一化的品牌经营策略,经过多年经营,格力空调在技术领先和市场占有率两方面都高居国内同行业榜首。我们看到2010年格力的财务报表和海尔的财务报表。从营业额的角度看,虽然格力不及海尔,但从利润的角度看,格力的净利润远远高于海尔,成为中国家电行业最会赚钱的品牌。
海尔,号称“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怎么会落到格力的后面了呢?不用多说,都是“多元化”、“大而全”惹的祸。
海尔自从2001年进入金融领域以来,以大开大阖的手法开创了海尔今日之多元化局面。然而,遗憾的是,回顾这些年,海尔能够保持盈利的仍然是近20年的传统业务:冰箱、洗水机、空调等白色家电;而手机、金融、电脑、药业、家居等多项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因此,笔者由衷地告诉我们的企业家朋友: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贪婪,一定要恪守一个品类和一个独特的价值,成为一个“小而专”的品牌,最终去代表一个品类,代表一种价值。当你像“格力”一样代表空调,当你像“美赞臣”一样代表“益智”的时候,我敢保证,你成功的时候就要到了;如果你走的是相反的路线,用一个品牌覆盖所有产品,给所有人提供服务,试图做“大而全”的品牌,我也敢保证,你离倒霉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