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人才受捧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针对应届生的岗位设置得不是特别多,大概每一个企业最多也都是5%的样子,而且不一定每个企业都有这个比例,有些根本就拒绝应届生 。
一位担任人事行政总监多年的业内人士分析道,学生往往喊就业难,其实从泉州的企业来看,它们所调整的更多是生产环节的岗位,这类劳力型的岗位一直不是毕业生的主要择业方向,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影响不大。但在管理型、创新型的岗位上,毕业生却不具备任何优势。在管理类工作中,则往往要求有相当的从业经验、熟悉行业动态等要求,这是工作经验为零的学生所不具备的条件,导致企业不愿吸收毕业生就任这些岗位,这就造成供需双方的错位。
这位人事总监认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树立一个正确的求职态度,这并非是要求其一再下降求职标准,而是说基于对自身的合理定位,应进行更为长远的规划。如果难以准确地自我定位,可以向老师、学长们、就业指导专家等咨询,从而建立全面准确的个人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去求职,会更容易获得成功。然而,求职成功并非一劳永逸,不少人往往在一个岗位工作不久就频频跳槽,我认为就是因为他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一个明确的工作规划,不仅难以适应工作,同时也难以把握住机会。”
“其实企业往往会引进培养一些可塑性强、朝气激进的应届人才,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适度任用应届毕业生反而能为企业带来发展助力。有些管理者只看到毕业生缺乏经验,但殊不知他们因此具备极高的可塑性,具有很高的成长空间。”该总监介绍说,企业提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在工作中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从而设计不同的职场道路,使之在最适宜的岗位发力。这样的好处在于,与外来同职位招聘人员相比,他们经过在各个岗位的锻炼,对于企业的文化、运作流程更为熟悉,与企业的匹配性更高,并具备良好的忠诚度。其次,与从业经验丰富的人相比,他们不会被惯性思维所束缚,加上对业务流程的掌握,往往能发挥更佳的效益。
不同年代的大学毕业季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烙印,不同年代的大学毕业季,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改变命运的记忆,也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人的生活缩影。
上世纪50-60年代
一切为了祖国,这就是上世纪50、60年代大学生心中最崇高的理想。
那时的大学生都是天子骄子,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参加广播站、文体社团,或是组织个乐队。在生活和学习中,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慢慢地对于爱情有了向往。不过,不允许谈恋爱的规定写进了学生守则,这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这是一条“红线”,一般大家都不会逾越这条“红线”。
中南民族大学1965届毕业生陈振华说:“那个时候大学生都把他当标准,认为雷锋是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日常生活当中都组织学雷锋小组,班里都有一些像雷锋的榜样,哪个同学做了多少件(好事)都有记载。”
上世纪70-80年代
1977年冬,570万考生走进了关闭10年的高考考场,国家恢复高考的政策让很多人跨进了能改变命运的大学校园。那时校园里最流行的话是“要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图书馆、教室、宿舍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三点一线,而一本新书,一个图书馆里的座位往往会被许多学生所争抢。
以天下为己任,与国家民族共命运,这是那时大学生们的共同心声。采访中,复旦大学毕业生柯荣升告诉记者,“我当时就记得中国女排赢了古巴队,赢了美国队,我们复旦的同学自发地在学校里面游行,发自内心对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热爱。”
随着流行歌曲的传唱,爱情这个词已经越来越不陌生。不过在二十世纪80年代的校园里,男女同学之间的恋爱仍然是不被允许的。
上世纪80-90年代
“那时,学校里每个班只分配到一台电脑,电脑自然也就成了很宝贵的仪器。”在电脑初现的80年代,当时的大学生们也收听流行音乐,《涛声依旧》、《花心》、《朋友》和张学友的歌,风靡了那些年的大学校园。伴随着流行音乐而来的,就是交际舞,再后来便是歌舞厅和卡拉OK。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分配的工作是“铁饭碗”,9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得“争饭碗”。 90年代后期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了自主择业的求职路。随着各单位本科毕业生的增多,研究生的不断加入,“大学生”的头衔已不是光环,只是一块铺路石。
2000年以后
1999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同年,全国高校招生数在1998年208万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此举大大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受众面,有关“教学质量下降,大学文凭是否贬值”“大学生满街都是”的争论喋喋不休。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时,大学也是高墙下懵懂清纯的恋爱时节,在那里敢爱敢恨,从不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于是在意犹未尽的憧憬中结束了大学生涯。(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