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这些企业到底在卖什么?
柯达卖胶卷,通用卖汽车,王麻子卖刀剪。然而,王麻子刀剪2002年申请了破产,它一共卖了352年;通用汽车2009年也申请了破产,它卖了101年;柯达胶卷2012年同样走到了破产倒闭的末路,它最终卖了131年。其实,他们的悲剧并非没有原因……
柯达成立于1880年,其凭借胶卷、相机迅速成为了感光行业的老大。在上世纪,柯达地位如铁桶般牢固,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是全美国人的骄傲,地位相当于今日的苹果。
然而,尽管柯达5/6的生命里一直领导着胶卷行业,但在后面的1/6时间,也就是数字影像大爆发时期却不求改变,最终导致了破产。可以说柯达并不是输给了别人更不是自己,而应该是时代洪流冲垮了这艘巨轮。
不可否认,柯达走到今天皆因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所致,诚然纵使你曾经拥有像如今苹果这样的辉煌,你都可能黯然退市,关门大吉。
现在很多企业都将产品销售作为公司全员的大事,而去忽视对市场的关注,其实他们并没意识到其中的风险。
如今只卖产品可能会让企业很难生存,因为消费者需要的一定不是一台孤立的产品。比如:消费者购买洗衣机一定不是为了一台洗衣服的工具,而是一件件干净的衣服;如吸油烟机一样,用户购买它一定是为了健康舒适的厨房,假如某一天出来一个产品,并且他能比吸油烟机效果更好,更适合去制造一个用户满意的舒适厨房,那么它就会立刻取代吸油烟机的地位。
既如此,那么企业要向消费者卖什么呢?
答案一定不是产品。
只卖产品的误区:没有一个病人想吃药
(生病了,自然要去医院,先是到医师那反映病情,然后他会告诉我们一些病况和日常生活中的忌口建议,最后就是给我们开出一堆药,教我们怎么吃,过了几天病也就好了。其实,没有一个病人想吃药,我们去医院的目的是为了病能好起来,而不是去购买一大堆药品。)
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曾告诫其学生:“顾客不是来买0.25尺寸的钻孔机,而是需要一个直径0.25cm的孔。”就好比如今的市场,顾客购买苹果iPad仅仅是为了一台平板电脑么?答案肯定不是。
那么,“药”的本质是什么?
就拿厨房电器帅康来说,他们出售的油烟机、燃气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顾客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说他们销售给顾客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制造舒适环境的解决方案。只要我们去帅康终端,大家都会发现帅康展示给消费者的一定不会是一套产品,而是整套的厨房家电,提供的是一种厨房生活解决方案。
如此“药”的本质我们也就找到了,它应是一种解决方案。正如苹果公司对自己产品的定位那样:通过产品向用户传递一种解决方案。那么苹果又是怎么做的呢?
曾就有人抱怨,包括我们自己,当我们购买唱片的时候,可能我们只是为了其中的一两首歌曲,但是我们都必须把整个唱片买下来,相当不值。然而这个不经意的点却刺激了苹果,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秘诀。
2001年,苹果推出了iTunes,这是一款苹果靠卖音乐来赚钱的工具,它同iPod一起为苹果在短短3年时间里赚了100亿美元。2008年,苹果再接再厉推出了App Store,并和iTunes无缝对接,截止到目前为止,他们的下载量已超过30次。如今的苹果凭借4560亿美元市值已超过了美孚,成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
不难看出,苹果是将产品本质理解到极致的一位。
苹果的成功是因为他发现了消费者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提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自己的产品去传递。
再以iPad为例,它带给报刊读者的其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1、超大显示屏,新闻等文字和视频都能通过微博平台与人交流,还可以让内置扬声器给自己朗读新闻。
2、其实iPad最大的突破就是可以在任何场合操作:卫生间、卧室、地铁……
3、近乎纸质的阅读享受,让读者在享受便利阅读的同时更能满足对传统平面书报的阅读习惯。
不难看出用户对这种朗读新模式的需求早就存在了,不然苹果iPad也不能这么火了。设想下,假如有人能及时发现并且解决用户这种需求,那么他很可能就能成为现在的苹果了。
饮水机的诞生亦是如此:很久以前人们都是喝生水的,可是当一个造势的人提出喝热水对身体有益,并且提供热水的制造方案时,大家在体验热水带来的效益之后,也一定会选择他们销售的饮水机。接着又有了后面的保温瓶、水壶等保存热水的产品。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柯达确实是走进了这个误区,面对柯达的沉沦命运,我们都不禁惋惜,柯达真谓成也胶卷败也胶卷。
1880年,乔治·伊士曼创立了柯达公司;1883年,他发明了胶卷;1888年,第一部柯达照相机面市。直至1976年,柯达在美国胶片和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0%和85%。上世纪末,柯达仍常位居全球最有价值的五个品牌之列。于是柯达便疯狂的销售胶卷等产品,1900年他的销售网络就遍布了欧洲,如今在中国几乎每个乡镇,你都能看见几家柯达冲印门店以及胶片销售点。然而,当进入数字时代时,人们便不再需要胶片,更别谈冲印了,每个人手中都拿着数码、单反相机,相片俨然已从“回忆”形式转型成了“交流”形式,柯达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2012年,柯达市值缩水为1997年的1%。
柯达迅速被世人抛弃,它的产品也很难再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