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网-精英人物】王振滔,1965年生,温州永嘉县人,奥康集团董事长。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做过3年木匠,跑过5年推销。1988年以3万元起家,创办了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2011年9月,当选温州市工商联主席、温州总商会会长;2012年2月,当选温州市政协副主席。
正在流水线上制作皮鞋的女工。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几年前温家宝总理来温州考察时讲过的一番话。他说:“温州人有闯劲,有韧劲,遇到困难总是能克服。我相信,温州人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把事业做得更好。”
那是2009年8月下旬,当时温总理也来了奥康。那时,中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处境艰难异常。
类似的话,温总理后来也说过一次。去年10月初,他再次来温州考察时说:“对温州的发展要充满信心,对解决当前的困难也要充满信心。我们不能忽视遇到的问题,但不可一叶障目,而否定或者看不到温州多年发展的积累,包括物质积累和经验积累。”他又说:“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发展靠的是挑战自我、自强不息、筚路蓝缕的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这种精神必将激励温州人民闯出一条新路,推动温州经济有更新更大的发展。温州仍然充满活力,依然大有前途。我对此充满信心。”
温总理这次来温州的背景,是温州刚刚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民间金融风波,一时间,高利贷、老板跑路几乎成了温州的标签,甚至引发了“该不该救温州”的争议。
都说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中国经济一遇到问题,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温州,会问温州怎么样?近年来,围绕着“温州是否衰败”、“温州模式是否终结”、“温州产业是否空心化”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温州不容易,温州的企业和老板更不容易。作为一家生于斯长于斯的企业家,我对这种“不容易”感同身受。
但正如我办公桌上的那个座右铭——“凤凰涅槃,方可声闻九天”,与大多数温州乃至中国民企一样,这10年,我们正一步步在超越中成长。如果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我想是:在经济寒流来临时,要学会“抗寒”、“冬泳”,而在躁动的盛夏,既要善于把握机会,更要冷静,禁得住诱惑,学会“祛暑”。
赢在转折点上
奥康从1988年成立至今,已经有24年了。在这24年里,我们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所以,我总结了一句话:人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转折点上。尤其最近10年,我们经历了几个转折点。
一是2003年投资10亿元,在重庆璧山县征地2600亩建西部鞋都。这是浙江企业在西部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我们跨区域进行产业转移的一次尝试。
那时,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刚启动不久,我们承诺“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我包专机请了一些温州企业家过去考察。谁知刚跟他们一说,不少人拒绝了。而后来到了璧山的人,看到即将建鞋都的地方,只是一片长满野草、堆满乱石的荒地,信心开始动摇,有人对我说:“我们可是相信你才跟你来的,可你看看,这样的荒地上能生出金子来吗?”
我一再解释,但一些人还是不相信这样的地方能诞生什么奇迹,甚至有两位在璧山待了不到两小时,就不辞而别,连夜返回了温州。
经过数年建设,西部鞋都的几期工程相继完工,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戏剧性的是,当初不辞而别的一位企业家后来又主动找到我,希望能给个进驻西部鞋都的名额。
另一个转折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是皮具产品供应商,礼仪小姐和旗手们脚下穿的鞋,就是我们设计制造的。这张入场券来之不易。从2000年悉尼奥运开始,我们就希望挤进这个代表世界商业舞台的体育盛会。先是像农民给红军送粮食一样,给2000年奥运会送去几万双鞋子。
从某种程度上讲,赞助奥运算得上这个世界最昂贵的赞助,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成为一次“烧钱运动”。但我说,奥运有多远,奥康就能走多远。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助力奥运,为奥运做贡献;二是借力奥运,让奥运资源为我所用。
去年6月,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局批准授权,我们产的皮鞋、皮包、皮带等产品被选入“313特制专供礼品”,也就是俗话说的“国礼”。
老虎和狮子的游戏
这10年来最大的事件,毫无疑问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转眼10多年时间过去了,入世的利弊已经不再是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但回首过往,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入世给中国企业和产业带来的不只是机遇,更有开放之后的竞争压力。
2003年,当外界还在讨论中国制造业面对国外企业将何去何从的时候,我们让人吃惊地与有“世界鞋都”之称的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GEOX合作,是争取来的。当时,它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圈定了包括我们在内的多家国内企业展开考察。这些企业中,有几家无论名气、规模还是实力,都比我们强,而且GEOX的行程把我们定为最后一个考察对象,甚至一度有人提议不用再浪费时间过来了。但我们的诚意最终打动了他们。
如果说与GEOX是合作伙伴,那么与欧盟就是一场战争,一场堪称旷日持久的战役。入世后,欧盟鞋业排挤中国鞋的情绪非常激烈。
2004年9月,由于华人鞋业贸易对当地制鞋业带来冲击,西班牙东南部小城埃尔切酝酿抵制中国鞋。2005年,欧盟发起对中国皮鞋反倾销立案调查。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下揪了起来:与GEOX的合作能不能继续?占总销售近20%的外销能不能保住?工人怎么办?不过,反倾销躲是躲不过的,只有不满和抗议也没有用,需要积极主动地正面应对。随后,我们派出代表参加中国“抗辩团”,我自己也只身前往西班牙等国展开游说,为中国鞋业“翻案”拉票。
2006年10月,欧盟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统一征收高达16.5%的反倾销税。我们随即聘请律师,联合其他3家企业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经历5年时间,其他企业受不了漫长的煎熬,选择放弃,只有我们还在坚持。终于在去年3月等来了好消息:欧盟决定正式取消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税。
都说入世是“与狼共舞”,现在回头来看,与国外企业竞争,是老虎和狮子的游戏。在国际竞争中,要学会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合作。
民间金融的苦与痛
去年温州发生民间债务危机,使温州民间金融再次旧话重提。这10年里,在民间金融上,我们也有过多次尝试。
2004年3月公布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
2004年6月,由我们与温州其他8家民企联合出资组建的中瑞财团正式挂牌,一时轰动全国。当时设想,要将中瑞财团打造成一家以实业投资为基础、以金融资本为纽带,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财团,使它能够尽快参与和国际知名的大跨国公司或财团的竞争。我们还设想,通过广泛集聚和调动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使它既能参与和支持国家的重点建设,又能参与企业改组中的并购和转股改制。中瑞财团的想法和战略目标都是很好的,但它生得不是时候,“金融资本”至今仍停留于设想,中瑞财团业务仍主要是房地产开发。
同在这一年,我们和另外几家企业希望组建民营性质的“建华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也就是在温州区域内为当地中小企业服务,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一直到2008年,奥康作为主发起人,组建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因为政策限制,只能贷款,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全靠企业本身资本和向银行融资,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小额贷款公司能升格为村镇银行,并拥有经营权。
今年2月,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说,“如果把温州的民间金融跟市场经济,跟企业家精神对立起来,把它妖魔化的话,我认为对温州是不公的,更不利于温州的发展。”
这些年的冬与春
温州企业这10年的成长犹如四季更替,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起伏。深处其间的企业,可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2003年4月,我在公司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作了一场题为《冬天并不遥远》的发言。当时制造业一片繁荣,鞋业也还是一个大晴天,但我却说,从宏观远景来看,我们无法轻松。 果然,第二年就遭遇了新世纪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那时温州的情形几乎与去年民间金融风波发生前类似,民间借贷市场异常活跃,民间借贷利率节节攀升,遭遇融资难的企业苦不堪言。2009年初,温州企业因为遭遇“成本劫”、“资金劫”,不断传出企业停工、倒闭的消息,以至于被外界放大成“倒闭潮侵袭温州民企”。
光穿件大衣还远远不够,要想抵御这场彻头彻尾的寒冬,必须要练好内功。经营企业就像经营家庭一样,那时候我简直成了一个“家庭主夫”。举个简单的例子,食堂也好,话费也好,包括出差的差旅费也好,这些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开支,我们却列出来10项精打细算。10个项目每项就能节省两三百万元,全部下来就是好几千万元。比如食堂,奥康平时大概四五千人就餐,两个食堂1年的花费大约1000多万元。我们做了很现实的调整,就是在合适的时候买最便宜的菜,不要在早晨菜贵的时候就买全天的菜,晚上的菜可以中午去买。这样就会省下很多。
通过“成本革命”,总算跑赢了成本上升的速度。2008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绍兴主持召开的浙江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我将这点作为经验进行了汇报。我记得温总理在会上说:“浙江民营企业的特点可以用10个字概括——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坚持这10个字,我们一定能度过眼前的困难。”(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